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市觀察 > 正文

外媒:中國船企“勇闖”海工市場
2013-01-18 07:58:00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

有外媒日前報道稱,在普通貨船訂單嚴重缺乏的市場環境下,中國船企正越來越迫切地需要贏得更多海洋工程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的訂單。

由于進入這一市場的時間相對較短,中國船企面臨在建造海工船舶方面更有經驗韓國和新加坡船廠的強大競爭。但由于得到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國內船企未來可能會在海工船舶市場擁有強大地位。

Barclays分析師Jon Windham最近表示,中國造船業須實現產品多元化,而不是僅僅依賴干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

Jon Windham表示,中國政府可能通過敦促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等中國政策性銀行提供優厚的貸款條件來支持國內船企的轉型。包括鼓勵中海油等國企在國內船企訂造所需的海工用船。

Douglas-Westwood的董Jason Waldie說,大多數海工用途船舶的需求前景強勁,這反映出能源市場越來越依賴從淺海和深海地區開采的能源。

由于海工船在技術復雜程度和價格方面存在很大不同。目前,中國船企正大舉進入技術復雜程度較低的海工船舶市場。而新加坡船企目前在自升式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Waldie說,新加坡建造的鉆井平臺其成本可高達1.95億美元,而中國制造的鉆井平臺可能要便宜45%。而FLNG這類更為先進的船舶,其造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

而中國船企的最終目標是進入價值更高的海工市場,包括鉆井船(船型 船廠 買賣)和韓國船企擁有明顯優勢的半潛駁船。與自升式鉆井平臺不同,這些技術含量很高的海工船只主要在深海作業。

據韓國分析師預測,韓國前三大船企現代重工(船機庫 位置)、大宇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在2013年有望贏得總計價值220億美元的海工設施建造合同。

報道稱,可以肯定的是,進入海工市場并非解決中國造船業一切問題的萬能藥方。

Windham說,大約70%的中國船企在試圖向價值鏈上游移動的過程中會完全失敗,或許只有少數幾家船企通過擴張進入海工領域會獲得成功。

Windham估計,就海工市場(包括自升式鉆井平臺、鉆井船和半潛式駁船)的交付量而言,中國企業占據的市場份額在2013年將達到25%,而2005年時這一比例幾乎為零。

Douglas-Westwood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011年的五年期間,新加坡船廠在自升式鉆井平臺市場占據的份額約為50%。

新加坡吉寶岸外與海事有限公司的總裁唐鐘雄說,海上鉆探用船和海工船領域的競爭一直非常激烈。我們已經成功運用自己的優勢以保持領先地位。至于我們能否保持領導地位,時間會給出答案。

但一些分析人士說,即使是中國領先的造船企業短期內可能也無法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成為海工裝備生產行業的頂級企業。

Windham說,中國船企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提高海工領域人才的質量,他估計在無法通過收購實現增長的情況下,中國船廠最起碼需要10年時間才能獲得必要的技能。

當然也有人更為樂觀。Barclays分析師Jon Windham認為中國人能夠闖過這一關,他們在獲取巨大市場份額方面一向是很有威脅的力量。